這本詩集中有對社會時事的看法、有幽微的情思、也有理性的辯證。
觀察粉絲輪廓,有年輕人也有不少超過五十歲的用戶,年輕粉絲湧入,觸動起他們真摯的情感,從留言、私訊上紛紛表達他們珍惜親情的共感,當下的陪伴比起回憶還重要。偶爾可以運用前後景顏色對比。
這是去年在IG上爆紅的「萬秀的洗衣店」為阿公阿嬤紀錄衣著的美好記憶,張瑞夫在Apple Store分享祖孫的心路歷程。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萬秀的洗衣店|WANT SHOW as young (@wantshowasyoung) 其實,把生活中不同的片段放在一起就是很可愛的畫面,引導的核心要領其實是給予情境和對話。透過紀錄這些衣服與阿公阿嬤的姿態,再次連結彼此的情感。張瑞夫說,其實這些穿搭的衣服都有不同的故事。紀錄是一種創作,把生活片段拼在一起也是一種創作 另外,也簡單分享自己在iPhone內建修圖的技巧,主要調整四個部分: 曝光 飽和度 色溫 暈邊 飽和度與曝光交互平衡畫面的協調,暈邊讓人物凸顯出來。
照片也不會有太多的後製,主要還是在取景時就掌握大部分的拍攝重點。當然,在昏暗的洗衣店也會善加利用夜拍模式,在洗衣店一隅也能利用夜間人像模式拍出富有故事的照片。中國民間智庫近期發表報告,表示疫苗幾乎成為全球抵抗「COVID-19」(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以下簡稱武漢肺炎)的唯一希望,各國必須在今(2021)年春天前,於有限產能下搶到足夠的疫苗。
也關係到疫後經濟恢復階段,各國能佔據什麼樣的起跑位置和競爭地位。且由於地緣政治和各國優先滿足自身需求等原因,中國很難自由進口各種國外防疫藥物及疫苗。文章指出,這即是「疫苗戰爭」,但中國可能低估了「疫苗戰爭」的危險。文章並引述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月20日提供的數據,截至當時,中國疫苗接種數量雖已超過1500萬人次,但只占人口的1%。
根據安邦智庫2月7日「每日經濟」的分析專欄,文中指出「疫苗護照」將使得世界的人員流動呈現某種單向流動,即從發達國家到發展中國家是自由的,但反過來則不行。因為發達國家會率先大規模接種達到所謂「群體免疫」水準,他們會力推「疫苗護照」來重振經濟。
而中國和國際社會對疫情都有敏感的政治化反應,令全球科技界不太願意與中國配合。文章指出,中國在滿足全國疫苗需求和疫苗有效性方面,尚面臨不小的挑戰,還要向其他開發中國家提供疫苗。中國非政府公共政策和經濟政策研究機構「安邦智庫」(ANBOUND)近期二度刊文,作上述分析與呼籲。「安邦智庫」1月下旬刊發的文章指出,疫苗幾乎成為全球抵抗武漢肺炎的唯一希望,各國必須在今(2021)年春天前,於有限產能下搶到足夠的疫苗。
曾撰文指「疫苗護照」是「疫苗戰」的延續 安邦智庫過去亦曾撰文,指出「疫苗戰」已成為當前世界的常態,由於疫苗接種不同而形成的「兩個世界」的差異,將會延伸到今後的「疫苗護照」推出。而中國政府雖已承諾對全民免費接種疫苗,但在滿足全國疫苗需求和疫苗有效性方面,尚面臨不小的挑戰。文章指出,中國疫苗供應主要透過科興中維、國興藥業以及康希諾幾家企業提供。文章強調,中國需在疫苗生產和全民接種等方面與其他國家、病毒變異等「搶時間、拚速度」,一定要避免「起了大早,趕了晚集」,因疫苗接種不足而劃入「缺乏免疫力的世界」。
進口疫苗方面,似乎只有復星集團購買一定數量的進口疫苗。但是,發展中國家則與此相差甚遠,沒有接種疫苗就意味着只能困守本國或本地,自我封閉,不可能進入高疫苗接種國家,這就是疫苗接種差異所造成的「兩個世界」。
文章認為,中國雖然在疫情防控前半段依靠集體主義和社會治理措施取得顯著的成功,但在以「疫苗戰爭」為特色的後半程,卻面臨著挑戰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發布德州部分地區進入災難狀態,以便取得更多聯邦援助金。
very awesome time to be a texan 👍🏼 pic.twitter.com/zbn9bbxlim — badgirIkiki (@badgirIkiki) February 19, 2021 特納受訪時說:「帳單應該由德州埋單。根據通報美國各地停電狀態的poweroutage.us網站顯示,德州電網營運商「德州電力可靠度委員會」(Electric Reliability Council of Texas)19日通報設備恢復正常運作,但逾5萬4000名客戶當天仍處於沒電可用的窘境,員工正在努力修復斷落的電纜。《經濟日報》報導,在製造業擔任人資主管的36歲的休士頓居民奧斯特倫(David Astrein)表示,他本月20天被收取的電力費用為2,738.66美元(約新台幣7萬6469元/港幣2萬1千元)。法新社報導,這波冷氣團異常酷寒,使得美國中部和南部部分地區本週稍早陷入癱瘓,逾70人喪命,數以百萬計民眾暫時缺電,水管也冷到結凍。Griddy的執行長Michael Fallquist表示:「我要強調的是,在這張2,738.66美元的電費帳單中,Griddy只賺到6.48美元。隨著德州擺脫幾日來的斷電陰霾,誰需為這次數十億美元損失負責的追究戲碼也開始上演,這次全州因暴雪大停電成為德州史上經濟損失最大天災。
」他說:「當他們必須支付住房費用、修繕屋舍,卻又收到高昂的電費帳單時,就不該他們負起這份責任。艾波特起初不願承認拜登在去(2020)年11月的總統大選勝選。
因此,憤怒的消費者在社群媒體上張貼的照片顯示,一些還能開燈或維持冰箱運作的德州居民發現,自家用電僅5天,電費就高達5000美元(約新台幣14萬元/港幣3萬9千元)以上,甚至有一戶的帳單金額高達1萬6000美元(約新台幣45萬元/港幣12萬3千元)。法新社報導,德州環境品質委員會(Texas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執行長貝克(Toby Baker)在電視轉播的發布會上說:「由於缺電、水管結凍、某些時段使用率高,我們接獲更多(用水)問題通報。
」他說,德州獨立電力網難以應付極端天氣,長久以來一直是不爭的事實。全美第二大的德州,當地電網缺乏政府管制,導致在這回雪災時釀數日大停電,不乏民眾因無法取暖而凍斃,包括1名75歲婦人與3名年幼兒孫死在休士頓近郊的家中壁爐旁。
拜登也正針對他上任一個月以來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新危機,考慮前往德州視察聯邦政府的因應作為。路透社報導,拜登政府此舉將讓聯邦資金得以挹注受災個人,包括協助暫時安置住居、修繕房屋和低利貸款。不過Griddy也澄清,就算消費者被收取的電力費用飆漲,電力公司也沒賺到錢。據路透社報導,德州電力市場管制異常寬鬆,允許消費者從競爭激烈的眾多電力供應商中自行選擇,若干供應商以批發價格供應電力,價格隨需求調漲。
另一方面,德州檢察長派克斯頓(Ken Paxton)已因斷電、緊急計畫和定價問題對電力公司提出民事調查要求。(中央社)美國德州數以百萬計民眾今天(美國時間21日)仍無安全的淨水可用,官員們紛紛抱怨嚴寒天氣危機衍生而出的高額電費帳單,部分家戶電費甚至高達1萬6000美元(約新台幣45萬元/港幣12萬3千元),堪稱天價。
德州州長艾波特(Greg Abbott)昨天(美國時間20日)召集州議員召開緊急會議共商此事,並透過聲明表示,他們有義務要確保德州人民「不會因飆漲的能源帳單而陷入麻煩」。新聞來源 酷寒風暴過境德州 居民驚收45萬元電費帳單(中央社) 復電但千萬人缺淨水 拜登批准德州列重災區(中央社) 酷寒讓電費暴衝至22萬元。
我們一個月只賺9.99美元,其他費用都流到他處了。這場襲擊美國西南部地區的暴風雪造成約70人喪命,拜登宣布德州77個受災最嚴重的郡進入災難狀態。
派克斯頓指出,這些電力公司對氣候緊急狀況「嚴重處理不當」。拜登19日在白宮表示,希望本週能到當地視察。」 貝克表示,用水問題在人口總數約2900萬的德州居民影響約1430萬居民,官員正在分配乾淨用水和糧食給民眾。白宮正與德州共和黨籍州長艾波特密切合作。
」 復電但千萬人缺淨水,拜登批准德州列重災區 德州遭受強烈暴風雪襲擊,經歷數天破紀錄低溫後雖全州電力已近恢復,但仍有約1430萬人缺乏乾淨飲水。艾波特感謝拜登批准德州進入災難狀態,發表聲明表示「這是重要的第一步」,不過他也說只有77個郡可獲補助實在不夠,他當初要求的是全德州254個郡都可獲補助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發布德州部分地區進入災難狀態,以便取得更多聯邦援助金。全美第二大的德州,當地電網缺乏政府管制,導致在這回雪災時釀數日大停電,不乏民眾因無法取暖而凍斃,包括1名75歲婦人與3名年幼兒孫死在休士頓近郊的家中壁爐旁。
艾波特感謝拜登批准德州進入災難狀態,發表聲明表示「這是重要的第一步」,不過他也說只有77個郡可獲補助實在不夠,他當初要求的是全德州254個郡都可獲補助。不過Griddy也澄清,就算消費者被收取的電力費用飆漲,電力公司也沒賺到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